伞铺掌柜的儿子做出了徐茵要的塑料膜,尽管和后世的塑料薄膜比,显得粗糙了些、厚实了些、浑沌了些,有点韧性但不多,但比油纸透光,比琉璃便宜!
这不就是四皇子要的低成本大棚材料吗?
徐茵当即派人把毕长顺一家接到皇庄上,现场搭了个油纸车间,就近收购农户种的棉花,请父子俩在初代塑料膜的基础上,进行改良,看能不能做出更雹更透、柔韧性更好的塑料膜。
“爹!那我是不是不用去书院读书了?”
出城的马车上,毕福气抑制不住兴奋地问。
毕长顺:“……”
说不上该生气还是该高兴。
这小子失手掉了颗樟脑进材料桶里,不想因祸得福,入了贵人的青眼。
看来,老太爷给这小子起的名字还真没起错。
书院里,经常组团嘲笑毕福气、以欺负他为乐的同窗见他几天没来上学,纳闷不已:
“姓毕那小子最近怎么了?听夫子说退学了,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、不让他读了吗?”
“我听说他家伞铺关门了,准是生意不好,开不下去了呗1
“就他那水平,继续读也是浪费时间浪费银钱。”
“就是!真该让我爹来好好瞧瞧他的作业,跟个鬼画符似的,亏我爹成天夸他聪明、孝顺。”
毕福气的同窗轮流吐槽了一通,神清气爽地下学回家了。
书院里少了一个学渣,不仅学生没什么感觉,就连他们夫子也没当回事。
直到若干年后,四皇子凭着让百姓在大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菜蔬的低成本暖棚,被册封为太子。
太子出巡、车马让道,昔日瞧不起毕福气的同窗们,在下跪叩拜时,恍惚间看到了毕福气。
彼时,他已经是太子身边颇受重用的大匠师了,出入太子府不用通报;
而他们,有的科考落榜、窝在家里啃老;有的止步秀才,回乡做起了私塾先生。
成就最大的也就举人,因屡次考不中进士,身后也没什么人脉,只得听从吏部安排,做个八九品教谕类的小官,见到毕福气,没准还得陪着笑献殷勤,谁让人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大红人呢?
但那是后话了。
眼下,谁也料不到区区一个伞铺掌柜的儿子,不久后会脱颖而出被四皇子重用。
就连毕福气自己都不敢想。
他和他爹一起,在四皇子的庄子上住下以后,就一头扎进油纸改良工坊,忙碌起来。
毕长顺的妻子带着小儿子、小女儿,负责给爷俩做饭、洗衣,好让他们心无旁骛地为贵人办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