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6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666小说网 > 吾汉道昌 >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七十二家正店(一)

第一百二十四章 七十二家正店(一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潘四郎目光深沉,他知道没有亲眼所见,这些人根本就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,这点从他们的表情就能窥得一二。少有人紧张的,大多人仍是抱着怀疑的态度。

所以他才出此策。

然后三个雅间的众多东家一人面前摆了一个笼屉,雾气升腾,让房中多了些氤氲之气。

“这不是山洞梅花包子吗?”众人不明所以,纷纷看向王楼东家。

“呵,潘楼好个闲情雅致,难道今日是请我们来吃王楼的灌汤包子不成?”遇仙楼的东家忍不住嗤笑,嘲讽道:“要想吃灌汤包子,我们直接去王楼不就好了,何必来你潘楼?”

众人一听,也觉得甚是有理,无不望向潘四郎。要真是如此的话,那这潘楼简直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,很多人已经心生不悦。

潘四郎面色如常,只是眼眸中有着深深的凝重。他没有理会众人,径直看向王楼东家。

只见王楼东家经历最初看到灌汤包子的呆滞后,他豁然而起,神色有些恼怒。目光不善的望向潘四郎,后者没有躲闪更没有退缩,坦诚而平静。

众人不解王楼东家为何如此愤怒。

王楼东家收回目光,表情凝重的将手伸向笼屉中的包子,轻轻一提,不由面色大变。然后猛然撕开表皮,当看到汤水流出来后,他身子抑制不住的发抖。他伸出手指,颤巍巍的指向潘四郎,怒极道:“好个潘楼,今日若不给我个说法,我王楼必誓不罢休。”

众人有些震惊,这王楼东家反应也太过了吧。遇仙楼与潘楼一向不对付,也从没说过这等狠话,这是彻底敌对啊。

潘楼何时与王楼交恶的,他们怎么没有听到一点风声?

但有些人似乎猜到了些什么,若有所思的看向面前笼屉中的灌汤包子:“莫非......”遇仙楼的东家就是如此,他最初有些幸灾乐祸,但看到潘四郎平静的表情后,他又觉得不对,不由狠狠皱眉。

难怪王楼东家如此,王楼的灌汤包子号称“在京第一”,皮薄馅大,灌汤流油,软嫩鲜香。提起似灯笼,放下似菊花。时名为“山洞梅花包子”。整个东京城,只有王楼掌握有灌汤包子的秘技,别家都难以制作。

在京第一,那么自然也是天下第一。

可以说灌汤包子是王楼的招牌,如今却出现在潘楼。

他人以为是出自王楼,但王楼东家却知道根底,潘楼若真的向王楼购买灌汤包子,掌柜必然禀告于他。他看到的第一眼就想到王楼的灌汤包子秘技泄露了,被潘楼窃取了。

尤其是打开表皮亲自验证后,跟王楼的简直一般无二,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
这让他如何不恼,如何不怒。

但就如同众人误解灌汤包子出自王楼一样,王楼东家也误解了潘楼。他人不知,潘四郎如何不知。

他叹口气,对王楼东家说道:“王东家何不亲自品尝一下?再说其他。”

“哼。”潘四郎的话被王楼东家误以为是挑衅了,他愈发愤怒。好半天后,他才压制住怒气,目光冰冷的望了一眼潘四郎。待我亲自品尝后,看你还如何狡辩?他用手指蘸了下汤汁,放入口中,不由一愣,竟比他家的还要鲜美,一股极鲜的鲜味布满口腔。但回过神来后,他更是怒发喷张。好胆,先是窃我王楼秘技,然后又私自改良一番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这是嘲讽他这个主人吗?

但不等他发怒,只听有人惊呼道:“这是什么包子?竟有蟹黄的味道?好生鲜美。”

“是啊,王东家你们王楼何时新出的这种包子,我等竟不知?”有人附和,一时间吸允汤汁的声音到处响起。

王楼东家一怔,他迟疑的看向面前的笼屉,一个个撕开了,果然有一半流出了黄色的汤汁。尝过之后,果然是蟹黄的味道。

他彻底愣住了,他们王楼可没有蟹黄包,难道......他看向潘四郎。

潘四郎沉声道:“诸位,可还记得刚才明玉所说九州酒楼的事?这灌汤包子非出自潘楼,潘楼还做不出窃取王楼秘技的事情。而是从九州酒楼所得。”

王楼东家睁大了眼睛,有片刻的失神。遇仙楼的东家愣住了,果然让他猜到了。众人更是无不惊讶,尔后震惊。原来王楼东家愤怒竟是出于此。

嘶,九州酒楼......竟会王楼的秘技......

无不开始担忧,潘四郎之前说九州酒楼能压过东京酒楼行,他们以为不过是夸大之辞,并未放在心上。但对方却能获知王楼的秘技,那他们......

“王东家,你王楼的秘技如何泄露出去的,竟被泉州一家酒楼得到了?”众人纷纷询问王楼东家。

后者面容苦涩,唯有摇头,他如何知晓。

他看向潘四郎,众人神情更是关心,唯恐自家的秘技也泄露了,无不看向潘四郎。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射向潘四郎。他们现在明白为何潘楼将他们召集来了,必定跟王楼的秘技泄露有关,他们更关心自家的有没有泄露。

九州酒楼的小笼包自然出自杨汉。这时的人因为难以洞悉灌汤包子的制作方法,加上美味,被很多人推崇,所以王楼才能饱尝赞誉。但来自后世的杨汉怎会不知道如何制作。奥秘就在猪皮冻,此时的人不知晓,但后世可烂大街了。而且九州酒楼的灌汤包子种类繁多,更是远超王楼,像蟹黄包就是。加之用了紫菜海带提味,论鲜美滋味更是远远超过了王楼。

当然因为九州酒楼的制作方法是来自后世,跟王楼还是有区别的。王楼是用大笼屉蒸的。而后世的小笼包,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将大笼改为了小笼,且连笼上桌,小笼灌汤包才由此得名。

“轻轻提,满满移,先开窗,再喝汤,一扫光,满口香。”潘四郎慢慢吟道。

众人听得愣住了,王楼东家更是面色阴晴不定,因为这句似顺口溜的短句完全契合了灌汤包的吃法。他王楼可没这种说法,众人也从未听说过。必定是来自那九州酒楼,想来单是灌汤包子一事上,九州酒楼就盖过王楼了。

众人这下满心的疑惑与焦虑,只等着潘四郎给他们解惑。

潘四郎知道众人想法,他先是轻叹一声,说道:“这句顺口溜也是从九州酒楼听来,是在下吃其店内的灌汤包时,伙计告知的。”

果然如此,王楼东家面色一暗,只觉得心口堵得慌,心中一股怒气更是升腾而起,恨极了那九州酒楼。

潘四郎又向后说了一句,潘明玉点头走了出去。不一会,亲自拿着一口铁锅进来了。众人不解,不知何意。

“诸位,明玉刚才说九州酒楼掌握了炒菜之技,诸位可能不信,但这口铁锅却是得自九州酒楼。”

此话一出,所有人色变。炒菜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铁锅,若九州酒楼真有了铁锅,那么掌握炒菜之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再想起潘明玉刚才说九州酒楼掌握了大量炒菜菜式,他们心中更是慌乱,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保守的秘密泄露了,竞争者已经出现了。对方若没有他们这种严密的保密措施,那么很可能会很快散播开来。

到时整个天下会炒菜的酒楼食肆将遍地开花,他们东京七十二家正店还如何保持独有的优势?

不再是王楼的灌汤包子泄露,这件于王楼严重,于他们无碍的事情。现在铁锅泄露了,这危及了所有人。

七十二家正店一个个都在此列。

事关生存的根基,这由不得他们不重视。

刹那间,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。

铁锅在众人手中传来出去,摸到的无不是面色大变,因为比他们用的厚度还薄,更轻便。现在他们尝到了与王楼东家同样的苦涩滋味,那九州酒楼的铁锅竟比他们用的还好。

等所有人看过一遍后,没人再说话了,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。

“砰,砰。”

突然,响声将众人拉回了现实。

只见潘四郎起身,将铁锅高高举起,砸在了桌子上。如是两次后,铁锅完好无损,这让众人心情更为沉重。这说明那九州酒楼的铁锅用了不少的钢,因为纯铁容易脆裂,若刚才换成他们所用的铁锅,两次摔落之后必然开裂。

他们既然知道原理,自然也试验过,但锻打铁锅已然不易,更别提掺杂钢了,首先比例他们就不知道,需要慢慢试验。再者铁锅对他们来说只是工具,而不是目的,他们很少有人特别关注过,如果有,那也是严防被他人窃取。

人都有思维定势,经营酒楼的很少有人想过转行从事贩卖铁锅。即使有,但权衡过利弊之后,也打消了念头。首先,铁锅打造不易,产量根本就上不去,利润并不一定比他们经营酒楼丰厚。再者,将铁锅推广到全天下,弄得人尽皆知,那等于亲手给自己培养竞争者。谁人不知,炒菜之技全天下只有东京有。

最后,就算铁锅大有赚头,但还有朝廷在,朝廷是不会放任他们独吞私利的。

盐铁专营,茶矾专营,榷卖和买者更多。就算朝廷不将铁锅收归专卖,但征收重税或者亲自插一脚,他们的利润也必将大大减少。

将作监下有匠人数万,他们如何比得了。

还有,七十二家正店虽然各自之间不乏竞争,但严格说来是一体。就算个别人对铁锅有想法,其余人也会阻止他。不会允许任何人挖七十二家正店的根基。

所以,怎么看都是得不偿失,或者前景不明朗的事情,没人愿冒风险。也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,七十二家正店达成共识,共同保守铁锅的秘密。

他们严防死守了好多年,但如今出现在泉州的一家酒楼,宣告了他们计划的破产。

好长时间,众人唯有沉默,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。包括遇仙楼的东家也无心针对潘楼了,他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或者说是一条船上的人。

现在船有倾覆的危险,他们所有人都可能落水。

但仅是如此吗?当然不是,他们虽然意识到九州酒楼也掌握了炒菜,也听潘楼的人说了那家酒楼有很多菜式。但毕竟没有亲眼所见。

现在,又一个可怕的事实要摆在他们面前了。

有人注意到潘四郎示意了一下,潘明玉走了出去,这让他们心中又是一紧。因为前面两次已经证明没一件是好事。

他们现在有些草木皆惊。

潘明玉拿来了一本绢本,厚厚的足有半尺。众人不解,但相互传看后,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。

潘四郎将一切都看在眼里,这些人的表情可谓是接连变幻,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,到后来的凝重,再到看到铁锅后的慎重,直到如今的死寂。

现在九州酒楼沉甸甸的压在他们心头,这已经不是有可能的威胁了,而是生死危机。将他们七十二家正店掀翻落马,全部葬送的头号威胁。

思虑良久后,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开始出现狠厉之色。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,更何况对方威胁到了七十二家正店,这危急了他们的根基,为了祛除威胁,他们愿意做任何事。

“潘兄,那九州酒楼的菜式真的如此出类拔萃?”高阳正店的东家有些迟疑道。

潘四郎目光沉重,没有回答,只是拍了拍手,不一会十几个伙计,两人抬着一个坛子进来了。每桌各放一个,并每人面前摆放一副碗筷羹匙。

不待众人询问,坛盖打开,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。

不用潘四郎招呼,众人纷纷盛汤饮用。一入口,所有人都沉默了。事实摆在面前,已无需再问。

潘四郎的声音缓缓响起。

“此菜式名为佛跳墙,据九州酒楼的伙计说,乃九州酒楼的东家所研制。传闻那东家研制此道菜式时,曾历经千辛万苦,遍寻泉州本地千百家口味,耗费的钱财不下数万贯。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,终于研制成功了。坛一开启,左邻右舍无不寻香而至。更有一得道高僧,恰逢路过墙外,高僧嗅之垂涎三尺,顿弃佛门多年修行,跳墙而入一饱口福。

其食罢不禁心醉神迷,吟道:‘坛起荤香飘四邻,佛闻弃禅跳墙来。’后冒雨而去,那东家遂取名“佛跳墙”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